乘龙车主喊话:再撞!理想负责人:再撞!

  • 2025-10-04
  • 1


车企碰撞测试向来是营销重头戏,但理想i8与乘龙卡车的对撞风波,直接把行业潜规则炸上了天。

当8月1日乘龙官微暗讽"安全不是空口无凭的理想"时,这场车企互撕早就超出了普通口水战的范畴——毕竟拿8吨重卡当测试对象这事儿,在汽车安全测试领域实在过于野性。

争议焦点根本不是什么"谁赢谁输",而是整个测试是否在偷换概念。卡车行业里谁不知道空载和满载状态对碰撞结果有颠覆性影响?空载卡车制动距离比满载状态短30%左右,碰撞时惯性动量差异更是能达到5倍以上。这就像让两个不同量级的拳击手戴着不同重量的拳套对打,裁判却硬说公平。乘龙卡车质疑的驾驶室锁止机构问题更值得深究,某些进口卡车驾驶舱的防撞溃缩结构能承受12吨冲击力,但前提是锁止装置处于正常工作状态。

最耐人寻味的是第三方机构的回应话术。中汽研承认测试卡车是"随机购买的全新车",但重卡市场有个不成文的规矩——经销商通常会把展车底盘螺丝松到安全阈值边缘,方便客户验车时试驾。这种行业内幕是否影响测试结果,专业机构竟绝口不提。对比特斯拉2019年在德国用装满钢锭的拖车做碰撞测试的严谨性,理想这次测试的设计明显存在漏洞。

pc28走势咪牌

网友喊着要直播复测并非看热闹这么简单。美国IIHS早在2015年就曝光过车企特供测试车现象,某些厂商会加固测试车A柱或预装加强件。如今第三方机构虽声称"未调节车辆参数",但测试卡车是否拆除了货箱配重块?驾驶室锁扣是否有拆卸痕迹?这些本应公开的关键信息全部缺失,权威性自然大打折扣。

说到底这场闹剧暴露的是行业标准滞后。乘用车对撞测试有NCAP体系背书,但商用车至今没有强制碰撞标准。当新能源车企用2.6吨的电动SUV硬刚8吨燃油卡车时,本质上是在挑战物理规律。德国交通研究所做过极端测算:在时速64km对撞中,2吨轿车受到的冲击相当于从10层楼坠落,而8吨卡车仅相当于从2楼坠落——这种跨量级的对抗本就不该成为安全性能的佐证。

乘龙车主喊话:再撞!理想负责人:再撞!

网友视角

理想这次确实玩脱了。拿卡车当垫脚石搞营销不是不行,好歹学学沃尔沃用24辆真车叠罗汉的硬核操作啊。测试视频里卡车驾驶舱直接骑到SUV脸上,但凡开过重卡的都知道这姿势有多诡异——正常碰撞驾驶舱应该后移溃缩,哪有整个前倾的道理?怕不是锁扣提前松了吧?

第三方机构出来背书也没用,当年帕萨特在中保研撞成啥样了?测试规程说是随机采购,鬼知道有没有特殊处理。现在连卡车厂都跳出来打脸,这场面五年没见过了。要真想证明清白,学学人家五菱直接拆车直播不好吗?

说到底还是消费者吃亏。车企打架看着热闹,实际安全隐患根本没说清。真要较真的话,建议以后碰撞测试都学民航黑匣子制度,全程数据实时上传交管部门备案,看谁还敢动手脚。不过估计没车企敢接这招,毕竟有些数据见光死。